2024年,廣西、黑龍江、吉林、甘肅、安徽、江西等6省區(qū),新高考改革實行專業(yè)組模式。
選科要求相同的專業(yè)分成同一個專業(yè)組,按專業(yè)組為單位投檔。
很多人認為,專業(yè)組是新高考錄取位次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,然而并不是!
真正引起大學和專業(yè)錄取位次巨幅波動的原因,是本科合并一次投檔。
這一點,已經在2021年那屆新高考的湖南、湖北、江蘇、福建等省份得到充分驗證。
第一次經歷新高考的家長,如果不能把握這個底層邏輯,今年大概率還會吃虧:或者滑檔,或者專業(yè)被調劑到冷門。
一屆上一當,當當都一樣。
正是因為以專業(yè)組為單位投檔,所以會有大量考生被動走調劑專業(yè)。
由于志愿填報本質是選專業(yè),能上什么大學取決于考生的目標專業(yè),所以大多數考生適合“專業(yè)優(yōu)先”。
什么情況下能夠保專業(yè)成功呢?
一位網絡粗人說:想沖學校,就不要計較專業(yè);想保專業(yè),就不要計較學校。
話雖然是粗魯了些,但真是有些道理。
明知新高考改革會導致錄取分數亂成一鍋粥,還要幻想“不浪費1分”,想要吃肉,還不想挨打,這樣的好事,可以來一萬打兒。
所以,一定要把防止滑檔和專業(yè)被調劑,放在今年志愿填報前兩位來考量。
具體來講,3個檔次的院校錄取數據,對應3種用法:
1、重點院校數據如何用?
第一檔是重點院校。
這個重點院校,可理解成“雙一流”重點大學,下限是只設一批次招生計劃的大學。
這部分大學,只有小部分考生可以考上。
所以是否合并投檔,對他們來講,影響不大。
能達到重點大學的錄取分數,可以在2023年分專業(yè)錄取數據的基礎上,適度留一個提前量,就可以保證錄取,且防止專業(yè)被調劑了。
具體留多少余量合適呢?
平臺往期不少視頻都介紹了:找到同檔次大學最好的那個專業(yè)。
為什么最好的那個專業(yè),反而可以避免被調劑呢?
這是因為80%以上的考生和志愿填報機構只知道根據分數“沖穩(wěn)保”或用分數匹配專業(yè)。
這種邏輯和操作上的“野路子”,直接導致大多數考生錯過真正的好大學和強專業(yè)。
這也是“二八定律”在志愿填報行業(yè)中的集中體現:80%的人不會填志愿。
2、普通院校數據如何用?
第二檔,是大多數地方普通大學。
這部分院校,特指同時存在一本和二本專業(yè)招生的情況,錄取走勢可以參照和推導。
這部分院校的錄取走勢是,合并投檔以后,原來本二中的熱門專業(yè),比如計算機通信電子等,會無限逼近原來一本專業(yè)的錄取分數,超過原來一本專業(yè)的總體投檔線。
至于被拉高的幅度,10000-30000位次都非常正常。具體可參照同一所大學與一本專業(yè)的位次差。
而原來一本專業(yè)中的冷門專業(yè),比如土木工程、應用化學等,跟往年相比,錄取分數會呈下降趨勢。
大家可看下方視頻中的東北電力大學加深印象。
3、二本院校和專業(yè)數據如何用?
第三檔,是二本院校。
這部分院校特征是只在二本批次招生,涉及數量較多,走勢較為復雜。
想保專業(yè)成功,大多數考生盡量不要挑學校了,越有競爭優(yōu)勢,越能搶專業(yè)成功。
用張大嘴的話來說:七個小矮人,都差不多,記住別挑了。
比如上一節(jié),關于北京聯合大學(本二)錄取走向,以北方民族大學(本一本二專業(yè)兼招)為參照,整體和專業(yè)錄取分數會逼近或超過北方民族大學。
在下方教學視頻中,引用的沈陽理工大學在江西是本二招生,區(qū)位優(yōu)勢一般,江西考生家長和機構仍然會將它視為二本院校,基本不會給出較高的投票分數。
所以,計算機專業(yè)可以放心報考,并保證錄取,不會被調劑。
也就是說,本科合并后,大多數院校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,沒有政策性投檔優(yōu)勢。
這種情況下,有區(qū)位優(yōu)勢和專業(yè)實力強的大學錄取分數會迅速竄升。
對我們三維十字定位法而言,這不是問題,還是那句話:找到那個同分同檔次大學最強的專業(yè),就可以保證錄取,避免被調劑。
大學讀兩個專業(yè)需要什么條
時間:2024-09-23 08:0: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(qū)
時間:2024-09-23 08:0: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
時間:2024-09-23 08:0: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
時間:2024-09-23 08:0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