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江蘇高考 > 正文
1、2022年江蘇高考歷史(歷史+不限)類考生上江蘇科技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需要500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7213名,招生錄取人數(shù)為45人;
2、2022年江蘇高考歷史(歷史+不限)類考生上江蘇科技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需要508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2299名,招生錄取人數(shù)為57人;
3、2021年江蘇高考歷史(歷史+不限)類考生上江蘇科技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需要514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2763名,招生錄取人數(shù)為58人;
4、2022年江蘇高考物理(物理+不限)類考生上江蘇科技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需要485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2007名,招生錄取人數(shù)為35人;
5、2022年江蘇高考物理(物理+思想政治)類考生上江蘇科技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需要537分,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8486名,招生錄取人數(shù)為2人;
1、2022年江蘇科技大學在江蘇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和最低位次
招生省份 | 年份 | 科目類型 | 選科要求 | 所在批次/段 | 招生人數(shù)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70 | 493 | 41783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70 | 496 | 39772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45 | 500 | 37213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7 | 508 | 32299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 | 508 | 32299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210 | 518 | 26414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224 | 524 | 23148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歷史 | 歷史+思想政治 | 本科 | 41 | 525 | 22610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化學 | 本科 | 50 | 468 | 136960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化學 | 本科 | 40 | 470 | 135278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化學 | 本科 | 50 | 470 | 135278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40 | 479 | 127401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10 | 481 | 125619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35 | 485 | 122007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10 | 488 | 119141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 | 506 | 101457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30 | 514 | 93045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35 | 517 | 89930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化學 | 本科 | 101 | 521 | 85631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144 | 526 | 80351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10 | 529 | 77129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1399 | 534 | 71643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2 | 物理 | 物理+思想政治 | 本科 | 2 | 537 | 68486 | 省政府 |
2、2021年江蘇科技大學在江蘇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和最低位次
招生省份 | 年份 | 科目類型 | 選科要求 | 所在批次/段 | 招生人數(shù)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江蘇 | 2021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40 | 504 | 38612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8 | 514 | 32763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276 | 529 | 24591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70 | 529 | 24591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歷史 | 歷史+思想政治 | 本科 | 40 | 535 | 21593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化學 | 本科 | 90 | 425 | 147158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90 | 467 | 118624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2 | 493 | 93632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94 | 508 | 78264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470 | 510 | 76138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化學 | 本科 | 20 | 511 | 75086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1412 | 512 | 74060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1 | 物理 | 物理+思想政治 | 本科 | 2 | 520 | 65895 | 省政府 |
3、2020年江蘇科技大學在江蘇的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和最低位次
招生省份 | 年份 | 科目類型 | 選科要求 | 所在批次/段 | 招生人數(shù)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江蘇 | 2020 | 理科 | - | 本一 | 61 | 347 | 83058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0 | 理科 | - | 本一 | 430 | 351 | 73952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0 | 理科 | - | 本一 | 1101 | 355 | 64829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0 | 理科 | - | 本二 | 60 | 331 | 118696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0 | 文科 | - | 本一 | 43 | 343 | 19608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0 | 文科 | - | 本一 | 70 | 345 | 18374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0 | 文科 | - | 本一 | 148 | 347 | 17190 | 省政府 |
江蘇 | 2020 | 文科 | - | 本二 | 20 | 321 | 33262 | 省政府 |
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——江蘇省鎮(zhèn)江市,是一所以工科為主,特色鮮明的普通高等學校,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,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(yōu)秀學校,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(yǎng)計劃高校。學校辦學歷史源遠流長,多源合流,文化底蘊深厚。學校源自1933年上海大公職業(yè)學校,1953年組建上海船舶工業(yè)學校——新中國第一所造船中等專業(yè)學校,1970年遷至鎮(zhèn)江,1971年更名為鎮(zhèn)江船舶工業(yè)學校,1978年升格為本科并更名為鎮(zhèn)江船舶學院,1993年更名為華東船舶工業(yè)學院。1999年學校從原中國船舶工業(yè)總公司劃轉(zhuǎn)江蘇省管理。1999年江蘇省江海貿(mào)易學校并入,2000年中國農(nóng)科院蠶業(yè)研究所與學校合并。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。學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(yè)局共建高校,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高校。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(yǎng)本科生,199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,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。學校在校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,博士、碩士研究生4700余人,本、碩、博學歷留學生600余人;另設有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,在校學生7800余人。現(xiàn)有鎮(zhèn)江長山、夢溪2個校區(qū)和張家港校區(qū)以及上海辦事處,占地3979畝。學校作為江蘇省唯一一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(chǎn)業(yè)為主要服務面向的行業(yè)特色型大學,是全國相關高校中船舶工業(yè)相關學科專業(yè)設置最全、具有船舶特色整體性和應用性優(yōu)勢的高校之一。學校綜合實力在第三方評價機構(gòu)USNews2022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位居中國內(nèi)地高校第120位。現(xiàn)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,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,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,碩士專業(yè)學位授予類別14個,本科專業(yè)66個。工程學、材料科學、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排名前1%,10個學科入選“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”。現(xiàn)有國家國防特色學科5個,江蘇省高校優(yōu)勢學科3個,江蘇省“十三五”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5個;3個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(yǎng)計劃”試點專業(yè),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,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。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,深入推進人才強校戰(zhàn)略,為學校改革、建設和發(fā)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,F(xiàn)有教職工2290余人,其中專任教師1570余人。具有正高職稱人員240余人,副高職稱人員750余人,博士1020余人。擁有雙聘、特聘院士5人,國家級、省部級高層次人才170余人;擁有省高校“青藍工程”團隊、優(yōu)秀科技創(chuàng)新團隊、哲學社會科學優(yōu)秀創(chuàng)新團隊、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創(chuàng)新人才團隊14個。學校擁有完備的教學、科研設備和研究平臺,有15個國家級、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,11個國家級、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,22個國家級、省部級研究中心,1個江蘇省重點產(chǎn)業(yè)學院建設點,1個江蘇省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實踐教育中心,1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1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(建設)基地。學校主辦有《江蘇科技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《江蘇科技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《蠶業(yè)科學》《中國蠶業(yè)》《現(xiàn)代面粉工業(yè)》等公開出版學術刊物。學校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,全面落實人才培養(yǎng)中心地位,堅持“以本為本”,推進“四個回歸”,建設一流本科教育,努力培養(yǎng)適應社會和行業(yè)發(fā)展需要、具有創(chuàng)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,享有“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”的美譽。已為船舶工業(yè)、國防建設和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培養(yǎng)了18萬余名應用型創(chuàng)新型人才,涌現(xiàn)出國防、海軍現(xiàn)代化建設一系列大國重器以及LNG船、豪華客滾船、郵輪、極地郵輪、科考船的總建造師、總工藝師等行業(yè)精英。近年來,學校獲省部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、二等獎13項;獲認定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、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1門;獲批教育部“四新”建設項目4項;在“挑戰(zhàn)杯”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全國特等獎1項、一等獎2項、二等獎1項、三等獎8項,并捧得“優(yōu)勝杯”;在“挑戰(zhàn)杯”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競賽中,獲全國金獎1項、銀獎2項、銅獎2項;獲中國國際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”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大賽全國金獎3項、銀獎2項、銅獎13項;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率每年保持在97%以上。學校立足船舶、海洋、蠶桑特色優(yōu)勢,不斷提升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,全力服務國家重大戰(zhàn)略需求。堅持以國家需求為驅(qū)動,注重將應用基礎研究、技術創(chuàng)新、高新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緊密結(jié)合,主動為船舶工業(yè)和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作貢獻。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、二等獎2項,國家技術發(fā)明二等獎1項。學校主持的研究項目獲教育部高等學?茖W研究優(yōu)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、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、中國專利銀獎1項。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(yōu)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。學校牽頭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項目3項,牽頭主持工信部先進制造業(yè)集群項目1項、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2項,獲批國家國防科工局特色學科條件建設項
常州大學轉(zhuǎn)專業(yè)政策規(guī)定及
時間:2024-07-12 10:0:24南京藝術學院轉(zhuǎn)專業(yè)政策規(guī)
時間:2024-07-12 10:0:57江蘇師范大學轉(zhuǎn)專業(yè)政策規(guī)
時間:2024-07-12 10:0: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(zhuǎn)專業(yè)政策
時間:2024-07-12 10:0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