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高考知識 > 正文
1、并列式
文章各部分的內(nèi)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。例如培根的《輪讀書》,三個部分分別談到了讀書的目的、讀書的方法、讀書的好處,就是采用并列的結構。
2、總分式
先總述,再分說.這種關系還可以演變?yōu)椤胺帧偂被颉翱偂帧偂钡慕Y構方式。例如《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》一文采用的就是“總—分—總”的結構:先總說“格物”“致知”就是指現(xiàn)代學術的基礎,即實地的探察,也就是現(xiàn)在所謂的實驗.然后先儒家對“格物”“致知”意義的曲解和對“格物”“致知”精神的埋沒;再闡述科學發(fā)展為什么需要“格物”“致知”的精神.最后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“格物”“致知”精神的重要性。
3、對照式
結構形式上是一正一反,一陰一陽、一實一虛,在內(nèi)容上是真與假、好與壞、美與丑、善與惡或用其它對立的兩方作對比來發(fā)議論、抒感情、記人敘事的結構形式。
4、設問式
開頭設問,能激發(fā)讀者了解知識的欲望和興趣,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。如《花兒為什么這樣紅》的第一段.由描述紅花的鮮艷和美麗,自然提出“花兒為什么這樣紅”的問題,讓人們隨作者的具體解說了解其原因,探尋其知識。
5、定義式
開始對事物下定義,提示事物內(nèi)涵(本質特征)和外延(包含的范圍),讓人了解事物的本質.如《統(tǒng)籌方法》開篇是這樣定義事物的:“統(tǒng)籌方法,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(shù)學方法,它的實用范圍極其廣泛!
結構方式是總體中的分體結合構成總體的方式。主要有文字的結構方式、段落的結構方式和文章的結構方式。文字結構方式,就是文字組成的方式。
漢字的結構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:第一層:分為獨體字、合體字。第二層:合體字分為:上下結構,上中下結構;左右結構,左中右結構;內(nèi)外結構;半包圍結構。
一、總分式結構
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。
這種關系,有三種基本形式:
1、先總后分,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、基本特征或中心觀點;
2、先分后總;
3、先總說,后分說,再總說。
二、運用并列式結構
1.并列的幾個內(nèi)容各自獨立,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。
2.并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,要防止各個方面交叉或從屬。
三、對照式結構:文中兩部分內(nèi)容或進行對比,或用這部分內(nèi)容烘托另一部分內(nèi)容.
四、遞進式結構:文章幾部分內(nèi)容逐層深入.
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
時間:2024-07-01 16:0: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
時間:2024-07-01 16:0: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
時間:2024-07-01 15:0: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
時間:2024-07-01 15:0:35